第19章 李大人的赞赏

6.21%

第19章 李大人的赞赏

  “工部侍郎?那是不是比县令大的多?”

  刚才还问人家是做什么营生的顾董义忍不住咽了下口水,他们见到的最大的官就是县令,“工部侍郎”听着就比县令还要气派。

  李学陆谦虚的说道,“确实要比地方官职位高一点。”

  不过他也没有细说自己比县令的职位高多少。

  “是从京师来的大官吗?”顾清清看他谈吐举止不俗,于是大胆的猜测。

  “小姑娘还知道京师?”对于顾清清的询问,李学陆还有些惊讶。

  “当然,清宝儿知道的可多了。”顾清清自豪的扬起小下巴,那模样别提有多可爱了,“只是,你怎么会从这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?”

  他们这里穷乡僻壤的,更别说前段时间刚遭遇了洪水,按理说他这样身份的人不该来到这里。

  “此次我来到马阳县主要就是为了救灾,和我一同来的还有一位户部的王大人,刚才也是因为探查黑河情况,一时不察,这才迷了路。”

  王大人?

  顾家人面面相觑,从受灾到现在这么久了,他们除了见到面前这个因为勘察而迷路的李大人,从没有听说过有王大人的存在。

  不过面前的这人可是实打实的京官,一家人对他的态度更加恭敬起来。

  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顾董义了,说话也不像刚才那么流利,“我,我不是要故意打听您的,那个,那个我。”

  李学陆见状,就知道是自己的身份有些吓到救命恩人了,温和的宽慰顾家人。

  “大伙不用紧张,我虽然有幸成为朝廷命官,但说到底也是为了百姓服务的,把我当成一个普通人就好。”

  见李大人这么平易近人,大家心中的紧张消散了一些。

  “家里面就只有你们兄弟几人吗?”李大人与顾董安聊起了家常。

  “不是,家里面还有一个三弟,正在读书。”提起顾董兴,顾董安脸上有掩饰不住的骄傲。

  他们这种庄户人家,想要真正的出人头地,只有用功读书走科举的道路。

  家里面虽然兄弟不少,但是真正能学出来的,也就董兴一个人。

  让他和老二做木匠、打猎还行,读书对于他们来说可真是要了命了。

  “哦?那是好事啊。”听到顾家还有一个读书人,李学陆来了兴趣,“可参加乡试了?”

  “还没有,此时三弟还在家苦读,准备一冲明年的乡试。”

  说完,顾董安对着李学陆恭敬的行了一礼,“如果方便的话,一会儿还请大人见到我弟弟后,可以对他的学业指点一二,顾家感激不尽。”

  “这个好说,若是令弟敏而好学,我自然是不吝赐教。”

  李学陆见顾家的老大的沉着稳重,老二正直善良,就连一个5岁的小女娃上也是聪慧机灵,直接就应下了顾董安的是请求。

  对于顾董安频频夸赞的顾家老三,他确实想要见上一见,说不定真是一个好苗子。

  顾家人在回去的时候也不忘记继续采一些东西,他们居住的山洞里面什么也没有,只能坐山吃山。

  又继续走了一个时辰,这才回到山洞的住处。

  李学陆见到顾家人住在如此贫瘠的山洞中,心中一阵酸楚,这次的洪水受害最大的还是他们这些老百姓。

  “你们暂时都居住在这里吗?”李学陆问身旁的顾清清。

  “对呀,这个山洞很不错的,可以遮风挡雨,我爹爹还给我专门修了一个小木床呢。”

  她一直都是很容易知足的,只要家人在身边,哪里都是家。

  只是顾清清的话在李学陆听来更加心疼不已,忙对顾家人说后面的官府安排。

  “官府已经在准备救灾事宜了,王大人在朝廷里面也算是很有才能的,我看他对难民的安排很妥当。”

  “安置房已经在置办了,等到你们住进安置房,日子肯定会越变越好的。”

  听到李学陆亲口承诺的,他们顿时安心不已。

  顾家的其他人听到他们回来了,连忙出门迎接,顾董安为家人介绍他们遇到李大人的经过。

  “姨母不在?”顾董安环顾四周也没有见到月娘的身影。

  “月娘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县城了,估计要晚会回来。”听到父亲的话,顾董安松了一口气。

  幸亏她不在!不然指不定要闹出什么事情吓到贵客。

  顾巍带着李学陆来到山洞里面就坐,李学陆完全没有拿着当官的架子,只是像正常晚辈关心长辈那样问起顾巍的身体。

  “家里人身体还好吧,灾后可有身子不适?”

  “没有,没有,都身体好着了。”

  “我听董安兄弟说,家里面还有一个孩子正在读书,学业进行的如何?”李学陆没有忘记顾董安的请求,主动询问。

  “我们家董兴从小就喜欢读书,在学堂里面读书的时候啊,经常被先生夸赞。”提到好学的老三,顾巍就止不住的笑。

  “这是您的福气。”李学陆也很为顾巍高兴。

  “豫州有一个很有名望的夫子傅先生,收了董兴当学生,还说董兴是他所有收的学生里面最容易高中的。”

  “不知道我可不可以见见董兴这位小兄弟?”

  “大人愿意见董兴是他的福分,快去把董兴叫过来。”

  不一会儿,顾董兴来了,李学陆第一眼见到这个孩子就被他眼神中的坚毅所吸引。

  世界上的有识之士不少,缺的往往就坚定自己内心的人。

  “策论学的如何?”李学陆有意要考校顾董兴的学问。

  “尚可。”顾董兴没有因为面对大人物而自卑,也没有因为自己有点学识就自满。

  “那我问你,刑赏忠厚之至当如何?”

  “立法贵严,责人贵宽。仁可以过,义不可过也。”

  “好,好,好!”李学陆一连说了三声好,“不愧是连傅先生都称赞的学子。”

  在朝堂上,赏罚的尺度虽有明文规定,但其中的轻重分量很难把握。

  没有想到顾董兴小小的年纪,对此能有如此清晰独特的见解,真是难得!

  李学陆看向顾董兴的眼神里面全是赞赏之色,觉得这孩子以后必定大有作为。

章节评论(0)

点击加载下一章

商城在手,逃荒不要太容易

加入书架
书籍详情 我的书架 我的书屋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