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章 云泥之别

40.48%

第十七章 云泥之别

  蔡婆子之事,传回宋府时,宋家上下,群情激奋。

  宋珏登时拍案而起,怒道:“这姓章的,真真是不要脸!阿璃等着,四哥这就去书院,将那章元魁狠狠痛打一顿,给你出气!”

  宋父沉着脸,冷哼道:“你的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?开口便喊打喊杀,一派绿林莽夫之态,简直胡闹!”

  见父亲动怒,宋家姐妹三个,忙软言相劝。

  宋琅柔声道:“珏弟不可戏言,咱们宋府文官清流,行事岂可如此莽撞?章氏偷师,是他之过,依我看,倒不如报官,要个说法。”

  宋珩亦道:“报官何须舍近求远?咱们宋府便是食君禄的,珩儿恳请父亲,以官身之威,为阿璃讨个公道!”

  宋璃微微皱起眉头,尚不等她开口,却是孟氏,急匆匆拦下了爱女心切,满面怒容的宋父。

  “夫君不可!”

  宋家上下,只有孟氏出身商贾之家,于经商一途,最有见地。

  此刻她开口,宋父登时沉下气来,静待她的下文。

  孟氏轻抚着宋璃的额发:“江南文人众多,文房四宝的生意,最是炙手可热。璃儿的寸金坊,背后有夫君这五品织造,章氏在平江城内盘踞百年,墨坊一家独大,无人敢与之争锋,又怎可能只是寻常百姓?”

  此言亦道出了宋璃心中所想。

  “父亲,阿璃已盘问过那蔡婆子。去岁,您方才走马上任,章氏便想假借买下人的机会,在咱们府上安插耳目。却不想,母亲谨慎,只选知根知底的家生子近身伺候。章掌柜无奈,才只得将蔡婆子安顿在庄子上,伺机而动。”

  “安插人手,打探府上消息,窥伺父亲的喜好,这一连串的伎俩,章氏得心应手,显然,在买通地方官,官商勾结一事上,已然轻车熟路了。”

  她顿了一顿,又道:“在那章掌柜面前,阿璃故意以父亲的官位威胁,只是提醒他,有所忌惮,莫要轻举妄动。但此刻,咱们尚且不知,章氏背后仰仗的是哪位官员,贸然出头,只怕对父亲仕途不利。”

  听闻有损宋父的升迁之路,一直垂头默不作声的宋瑾,忙开口附和:“父亲,母亲和阿璃言之有理,请您三思!”

  宋珩忿忿:“难不成,此事就这么算了?总不能碍于章氏身后之人,便投鼠忌器,任由他们欺辱阿璃!”

  宋珏亦低声嘟囔:“依我之见,还是散学时,悄悄尾行章元魁,将那厮堵在暗巷,蒙起头来打上一顿,不留半分痕迹,既警告了章氏,又不怕他为难父亲!”

  儿女们众说纷纭,宋父板着脸,见宋璃一双明亮的眸子,灿若星子般望着自己,心念一动,沉声问道:“璃儿,你母亲既将铺子给了你,如今你便是寸金坊之主。为父想听一听,此事你意欲如何?”

  见父母皆郑重地看着自己,洗耳恭听她的打算,如此尊重自己,宋璃不由心下一暖。

  “父亲,阿璃想着,趁此机会,正好将墨坊和庄子上的伙计们敲打一番,查清他们的底细,如蔡婆子这样来路不明的,或发卖,或退还原籍,扫清蠹虫,才好开张宴客。”

  她已命温良,务必大张旗鼓,将蔡婆子送回章氏,只说她在宋府时,手脚不干净,请章氏管教,绝口不提偷师之事。

  章掌柜丢了脸面,这蔡婆子定讨不了什么好果子吃。

  如此,一来,敲山震虎,有蔡婆子的下场为前车之鉴,若是还有潜藏在宋府的漏网之鱼,想来暂时不敢轻举妄动。

  二来,章氏仿制桐烟墨在先,遣送蔡婆在后,有心之人,不难猜出这其中的关联。戳破章氏偷师之举的,并非“隐忍不发”的宋府,而是平江城“心直口快”的悠悠众口。

  章氏墨坊的卑鄙行径,少不得要遭人诟病,却又无法对宋府发难,方为上策。

  宋父听着爱女小小年纪,侃侃而谈,思虑竟如此周全,不由好生动容。

  他招了招手,将宋璃揽在自己膝下,柔声道:“阿爹的璃儿真是长大了,懂得为父分忧了……”

  他怜爱地看着宋璃,心下又有些着恼,恼自己这新官上任的平江织造,身后无世家大族仰仗,同僚虎视眈眈,明明身在要职,却只能事事谨小慎微,处处投鼠忌器。

  宋珏不甘心地问道:“那阿璃的寸金坊怎生是好?难不成便任由章氏将阿璃的客人悉数抢了去?”

  见众人全都神色忧虑地望着自己,宋璃却只是不以为意地微微一笑。

  偷师,仿冒,古来有之。

  她这桐烟徽墨,又没法子申请专利,且制墨之法,本就大同小异,寸金坊炙手可热,旁人眼红效仿,她又如何能阻拦?

  寸金坊的桐烟墨,为着保证彻底阴乾烟灰中的火气,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售卖,章氏略去了这等待的过程,只消几日,便能出货,一来价低,二来又是现货,客人们不愿苦等寸金坊的预售,转而求购章氏墨,也是情理之中。

  但,真正的桐烟墨,历经岁月的沧桑,靠日复一日的时光沉淀,方才积蕴出的沉稳而又复杂的浓郁墨色,又岂是一朝一夕,草草仿制,便能替代的?

  更何况,桐烟墨最为独到之处,便是必须以灯盏取烟,这样的烟灰,方才极致细腻。

  烟房不见天日,一旦开始收烟,外人便不可进出,蔡婆子纵然有送膳的由头,偷看了伐木取桐油,猜得到燃烧桐油制烟,学得会清水洗烟,可这灯盏收烟的精髓,却是决计偷师不得的。

  “父亲放心,章氏的仿制墨,与阿璃的桐烟墨,云泥之别,有识之士一试便知。”

  桐烟墨价高,连日来,订购的客人,不外乎两种。

  一者,是如崔太傅这般,饱读诗书,爱墨如痴之人,试遍天下奇墨,章氏妄图鱼目混珠,决计无法瞒过他们的眼睛。

  二者,便是平江城中的高门大户,家境殷实,却胸无点墨,不喜读书,购墨,只是为着附庸风雅,彰显自家的身份地位。

  这样的人,虽无法评判墨色高下,但章氏仿冒之名传出后,他们又如何可能继续订购假墨,为了区区二两银子,便自降身价?

  章氏一时仗着“现货”的便利,虽抢了些宋璃的主顾,但以长久计,实在掀不起太大风浪。

  宋家众人闻言,这才总算放心了几分。

  宋璃却话锋一转,柔声道:“其实,阿璃早也想过这桐烟墨,并非寻常士人所能取用,我有意制些更为物美价廉的好墨,只是……”

作者有话说:

【评论区关于情节的解释】

1.第十五章,预订桐烟墨的客人取消订单后为何还能全额退款的问题,十七的想法是这样的:阿璃的桐烟墨交付周期过长,仅仅试墨一次,便愿意全款预订的顾客本身,其实已经非常有诚意了。阿璃的确可以拒绝退款,但试想一下,假如是现今生活中的我们,听信了不实宣传,冲动预订后反悔,并未收到货物,但店家无论如何都不肯退款,这个品牌的形象是否在我们心中也会大打折扣呢?阿璃同意退款,相当于网购时的“七天无理由退货”,是给消费者的一种保障。虽然墨坊必然会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,但同时也向百姓们展现了墨坊的格局,对墨坊长期的发展更为有利。

2.第十六章仿制墨工时的问题:真正的桐烟徽墨,的确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,但其中大部分的时间在于阴乾烟灰,消除火气。如果忽略这一步,制作时间就能大大减少。章氏墨坊本来就不是什么老实本分的铺子,他出售的“桐烟墨”,到底用了多久,还不是只凭他们一张嘴随便说嘛。也正是因为章氏墨坊的仿制墨未经时间沉淀,所以才远不如寸金坊的墨。

3.章掌柜预先安插了蔡婆子的问题,并不是他未卜先知哈。作为城中首屈一指的显赫富商,宋父新官上任,章氏为了确保自己生意依旧顺利,少不了要和官府打点好关系的。他想摸摸宋父的底细,但又无法把人送到宋府去,所以只能在庄子上动手脚,而蔡婆子,就是他预先安插的耳目。

宋家兄妹来庄子时,蔡婆子为了打探宋家人的喜好,自然是要主动上前凑的。阿璃捶打墨那么大的动静,怎么可能完全不被注意到嘛,之后墨坊开张,在庄子制墨,蔡婆子趁着送饭的机会,偷偷打探。再邀功领赏,报告给章掌柜,这才让章掌柜机缘巧合,很快做出了仿制品。

4.章氏偷桐烟墨配方的问题,严格来说,蔡婆子偷取的,并不能算是个方子。制墨的工艺,其实自古以来,大同小异,黑色大多数来自于烟灰,加胶调和揉制而成,而桐烟徽墨,之所以珍贵,其独特之处,主要在于选用的桐木和桐油,生长于何处,还有烧制烟灰时,采用木材的部位,含油量,加入什么药材一同烧制,是否采用茶杯大小的灯盏手工收烟,使用什么品质的胶等等。蔡婆子只是偷看到了使用桐木和阿璃捶打墨块的过程,加上章氏本身也是懂得制墨的,结合起来,不难猜出桐烟墨大概的制作方法。所以,也就不存在阿璃故意放出假配方的可能啦,不过,最核心的灯盏收烟过程,是避人耳目的,宝贝们可以放心,章氏永远也做不出真正的桐烟徽墨。

章节评论(7)

点击加载下一章

织造小千金:锦绣前程从签到开始

加入书架
书籍详情 我的书架 我的书屋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