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章 俗气的衣物
22.08
温贺宇大胆伸出手,快速的往前,登徒子般想要抓着沈临意的手,还把整个身子都凑近了过来。
他这一举动很是突兀,温热的气息都喷洒在了沈临意的手上,恶心得沈临意打了个颤。
沈临意连忙躲开,猛地站起身,强忍不悦:“温公子,时辰不早了,你请先回吧,不送。”
于是流云的茶还未拿来,温贺宇便被沈临意给赶出了门。
门被关上之时,温贺宇还处于自己的妄想中,他痴痴的举起手,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。
方才,他碰到了沈临意的袖子,现在他仿佛能够从自己的手上闻到沈临意身上那股馨香。
“沈…小姐,你必然会是我的囊中之物。”
温贺宇喃喃低语了一句,随后他睁开眼睛,恢复到往常温润的模样,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。
流云回来的时候手上并没有茶水,她知道自家小姐忍耐不了温贺宇多久,便没有费这个心思去泡茶,在得知沈临意答应温贺宇要与他同行前去琼林宴时,流云眼中满是担忧。
“小姐,秦安楼在淮江边,乃是上京最繁华之所,那里混杂了达官贵人和权贵无数,难道你不担心会在那里遇见…”
“何况…丞相府里的那位今年也下场科考了,也不知名次如何?若是在榜上,只怕小姐会在琼林宴上遇到他。”
沈临意拿起手边的玉佩摩挲了几下,笑道:“我是跟着温贺宇去的,任丞相府的人再聪明,也绝猜不到我与今科探花郎会扯上关系,何况,在六年前,在我那位丞相父亲的眼里,我已经是个死人了。”
随后,沈临意恍惚了一瞬,低声道:“时间竟过得这么快,那小子也能下场科考了。”
“我的弟弟…”
流云叹息一声。
六年前,夫人出事,小姐也被府中那位妾室赶到了庄子上,可小姐的亲弟弟却被留在了府里,被那位妾室收养。
前些年沈临意还疯了一般,去各种打探小少爷的处境,后来在得知小少爷被那位妾室养得极好,还改口叫了母亲之后,沈临意便像是心死了,再也没有关注过小少爷的事情。
流云能够明白沈临意所想,她没有能力把自己的弟弟带走,只能让他留在府中。
沈临意既害怕弟弟被妾室搓磨,过得不好,又害怕那位妾室对弟弟太好,让他认贼做母。
时隔多年,在知道有可能相见之时,沈临意反倒是不知如何去面对了。
但逃避并不是沈临意的作风,无论如何,她也要去亲眼看看,她的弟弟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。
在沈临意答应温贺宇要与他一同前往琼林宴之后,温贺宇便托人送来了一大箱衣物和首饰。
沈临意拿起其中一件看了一眼,便扔在了一旁。
流云见状,也好奇的去看了两眼,随后也努了努嘴,嫌弃道:
“温公子好歹是探花郎,怎的审美这般古怪,送来这样小气的衣物,还有那些金玉簪子,贵倒是贵重,但戴在头上,未免显得暴发户了些。”
“土,实在是太土了!”
沈临意又指了指箱子里的一个小匣子,抬了抬下巴,示意流云把它打开。
流云听话的把匣子打开,之后满脸震惊的从里面拿出了厚厚的一沓宣纸。
宣纸上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注意事项,密密麻麻的写着字,条条框框都是温贺宇叮嘱沈临意需要注意的东西。
第一条:琼林宴上达官贵人云集,沈姑娘身为贱籍,在场众人身份都比你高,所以都要行大礼,若有必要可跪下磕头。
第二条:宴席上吃喝皆有规矩,建议沈小姐先吃饱再出发,宴席上的珍馐美食皆不可动,免得出丑。
第三条:为免得罪贵人,沈小姐须与我寸步不离,无论我去何处,沈小姐定要一步不落的跟上。
第四条:不许对别人透露我们的关系……
……
就这些,温贺宇竟写了将近六百多条。
这里面一条一条的规矩都在贬低沈临意。
“这什么呀!温贺宇那狼心狗肺之人,竟然这般羞辱小姐!”
沈临意紧抿着唇,眼中满是冷意。
“他带我去琼林宴,无非便是想让我出丑,让我明白云泥之别,甘心委身于他。”
“他这些规矩,不是在教导我,更是故意引导我出丑,若我真是乡下那不知理的姑娘,恐怕真要被他唬住了。”
还有那送来的衣衫料子,虽然华贵,可却绣满了大片大片的花朵,就连颜色也是让人刺眼的黄或是大红色。
若是穿上这些衣服,再带上那些头饰,活脱脱的就像是一个行走的钱袋子,让人贻笑大方。
为了打击沈临意的傲气,温贺宇也算是不顾自己的脸面了。
或许在温贺宇的设想中,届时等沈临意在宴席上出了丑,他再如天神一般降临,拯救于她,那沈临意便会对他死心塌地。
流云恼怒的把那些箱子都扔在地上,泄愤似的踩上了几脚,“真是晦气!”
“小姐,咱们就这样白受那温公子的气吗!”
“那必是不能”,沈临意眼中闪过一抹狡黠的光,“琼林宴,还不知谁让谁出丑呢。”
流云一见沈临意这样,一下便知道沈临意又有主意了。
她从小变跟在沈临意身旁,出府时,沈临意托人把她也救了下来,之后她们便一起在江南长大。
虽是主仆,可感情更像是姐妹。
所以流云对于沈临意的一举一动,一颦一笑都了如指掌,沈临意的一个眼神,流云便懂她要如何。
如今见自家小姐笑得这般明媚,流云便知道,温贺宇要付出代价了。
一想到有好戏看,流云也兴奋了起来,开始期待到琼林宴那天。
“对了流云,这几日到附近打听一下清河,她这几日没有出现,我总觉得有些担忧。”
“是,小姐。”
这几日,他们二人的待遇在庵堂中好上了许多,虽然那些姑子没有明确说明是谁吩咐的,但沈临意猜测,这都是清河安排的。
清河与明知客的事情,沈临意只觉得并不像表面上的这般简单。
明知客在寺庙中的地位仅次于主持,而清河身为她的女儿,若真的不受宠爱,那清河又如何能在庵堂中任性妄为。
只怕是清河年纪小,许多事她并未真切看透。
章节评论(3)
点击加载下一章